尽管当今主流书坛都已经在“丑书”的浪潮中沦陷了,但是曾翔先生依旧是当今“丑书”魁首,即便是王冬龄先生和邵岩先生都无法与其争锋,曾翔先生引发的“丑书”争议之大,也吸引了很多民众开始关心书法,这似乎也是一种书法普及方式。
对曾翔先生“丑书”现象的探讨终究不能停留在笑谈的层面,曾翔先生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么多的流量,在于他探索的脚步太快,一个槽点还没有被网友骂尽兴,他又创造了另一个槽点,如此高的频率,让很多人都感觉应接不暇。
关于曾翔先生书法的槽点已经有网友专门挖掘,无需再添柴火,不妨从书法艺术之外来探讨一下曾翔先生还带给人们哪些启示。
展开剩余80%曾翔先生最富盛名的“吼”打破了人们对书法家形象的固有认知,自古书法家都是文人,而文人的形象必然是端庄、温和、含蓄、谦逊的。
即便历史上有坦腹的王羲之、疯癫的旭素、狂妄的米芾、奸佞的蔡京、鱼肉百姓的董其昌,人们还是愿意用文雅来约定书法家的形象,也许上述几个人在书写时强装着文雅?
颠覆了书法家的文雅形象是曾翔先生带给人们的第一个启示,书法家一定文雅显然只是一种固有的偏见,纵观中国书法史,狂怪颠奇从来没有缺席过,中国书法从来就没有被定位在文雅的标准上。
颠覆已有规范是曾翔先生带给人们的第二个启示,规范是什么?规范是统治的工具,是自由的死敌。
曾翔先生显然不是喜欢循规蹈矩的人,但是国人从小的教育核心就是循规蹈矩,曾翔先生突破的不仅仅是规范,而是打破了让一些人感到安全、惬意的牢笼,一个敢于突破规范的人必然会遭到很多安于规范的人的羡嫉恨。
艺术往往也不是由循规蹈矩的人推动发展的,王羲之、颜真卿无不是大胆的变革者,变革才是发展的原动力。
书法作为一门艺术,必然是崇尚自由的,突破已有规范是艺术发展的必然途径。曾翔先生试图突破所有传统书法规范,让书法呈现出更开放的形式。
并且曾翔先生想要突破的不仅仅是传统书法规范,还有自己惯有的书法理念,在突破规范的同时也要突破自我,这是一名成熟的艺术家必需具备的勇气和责任感。
摒弃一切芥蒂的借鉴和学习是曾翔先生带给人们的第三个启示,曾翔先生的吼书被认为是借鉴日本书道大师井上有一,这是很多人挞伐曾翔先生的一个重要的点。
一提到日本就会刺激一些人的爱国情怀,在这些人口中,日本的一切都是糟粕,不应该被国人学习、借鉴。
然而艺术是无国界的,书法虽然源自中国,但是传入日本以后,结合本土文化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,其中一些独特的风格也能带给国人启示,对于这样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学习、借鉴呢?
“教育”、“学校”、“学生”等等当今主流词汇其实都源于日语,文化尚且包容,艺术又何必狭隘呢。曾翔先生将吼的形式和少字巨书与中国传统书法结合,形成了符合中国文化的新形式、新风格,显示出他宽阔的胸怀。
艺术要创新、艺术要包容、艺术要突破,曾翔先生书法带给人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探索要永不停歇,这正是曾翔先生最令人敬佩的地方。
发布于:辽宁省盛达优配app-现在股票配资什么公司比较好-配资网导航-炒股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