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年,中国的军事力量不断增强,国际社会都在关注,特别是美国。作为中国空军的主要轰炸机,轰-6系列因为数量增加和性能提升,经常成了美国媒体关注的焦点。《国家利益》报道说,中国有超过200架轰-6轰炸机,这些飞机在3000公里之外就能对美国形成“致命的威胁”,甚至实现“一击必杀”。
轰-6轰炸机的来头和演变
轰-6的来历其实也没啥秘密,它是中国在苏联图-16中型轰炸机基础上研发的一款战机。上世纪50年代,中苏关系还挺融洽,1957年两国签了个协议,苏联把图-16的生产许可和技术资料一股脑儿交给了中国。
1959年,中国在哈尔滨装配的第一架轰-6试飞顺利,算是国产化的开端。到1968年,西安飞机制造厂搞定了全自主生产,正式让这款轰炸机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兵器。
从那会儿起,轰-6就一直在不停地“忙活”。官方的确难以查到详细数字,但根据公开资料推测,中国总共制造了超过230架,还发展出了十多种改进型号。从最早的轰-6A,到之后的轰-6H、轰-6K,再到最新的轰-6N,每一次的升级都把它从一辆老旧的轰炸机,逐步变成了个打得稳、抗打能力强的多面手。
早期的轰-6主要用来投放常规炸弹和核弹,后来逐步装备了反舰导弹、巡航导弹,还能搞侦察和电子对抗。尤其是轰-6K和轰-6N一出来,这老伙计算是焕发了新生命。轰-6K用上了更强的发动机,搭载了先进的电子设备,作战半径据说能达到3500公里。
轰-6N又往前迈了一大步,增加了空中加油探头,弹舱设计也进行了改良,能够携带像长剑-20巡航导弹那样的大型武器。这一升级让轰-6从单纯的区域性轰炸机变成了拥有一定远程打击能力的作战平台。
不过,不能忘了,轰-6的技术基础毕竟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产物,在隐身能力和载弹量方面,跟美国的B-2隐形轰炸机或者俄罗斯的图-160比起来,还是有不小的差距。不过,对中国的国防需求来说,轰-6算得上是个够用的“老兵”,能够应付不少实战场合。
美媒眼中的轰-6:威胁从何而来?
美国媒体关于轰-6的报道,基本都离不开几个关键词:数量多、打得远、威胁大。说到数量嘛,据美国一些智库和媒体的估算,中国目前服役的轰-6大概超过200架,有的甚至说快到250架左右。比起美国现役的战略轰炸机,比如B-52、B-1B、B-2合起来也就一百多架,俄罗斯的图-95和图-160数量也没这么多。光看数字,轰-6确实是占了优势。
美国的媒体经常提到,轰-6K和轰-6N不但能带鹰击-12超音速反舰导弹,还能搭载长剑-20巡航导弹。鹰击-12的射程大概在400到500公里左右,而长剑-20的打击范围据说能超过两千公里。
加上轰-6本身的作战半径,实际上可以实现对三千公里之外目标的打击。有报道直言不讳地指出,这样一来,美国在西太平洋的航母编队和军事基地,比如关岛,也会成为中国打击的范围之内。
最后嘛,这也算是一种威胁啦。美国的媒体经常炒作,认为轰-6的存在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变得摇摇欲坠。比方说,《国家利益》杂志曾发表文章,说中国凭借一大堆轰-6,配合远程导弹,可以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,迅速削弱美军的海上力量。
也有文章说,轰-6还能搞核打击,对美国本土造成“致命威胁”。这些报道常常用夸张的标题,把轰-6描述成一个随时能左右局势的“杀手锏”。
不过,这些报道也不能算是随便乱说的。美国媒体高度关注轰-6,跟当下的地缘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。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行动越来越频繁,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布局还不够稳妥。轰-6的远程飞行能力,确实让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防御范围。再加上中美之间紧张的竞争关系,美国媒体夸大轰-6的威胁,也是在提醒国内民众和决策层注意形势变化。
轰-6的真实实力:能打多远,威胁多大?
说到这,咱们得掰开来看,轰-6到底有多牛逼。听说有200多架,听着挺吓人,但数量毕竟只算一部分硬实力。轰-6属于中型轰炸机,最大载弹范围大概9吨左右;反观美国的B-52,能装30吨多,B-2更是有二十几吨的运弹能力。
说到航程,轰-6K的3500公里作战半径还算可以,但比起B-52的7000公里,就差远了。再加上B-2那啥都没的隐身性能,轰-6完全无法相比。所以,靠着数量堆出来的威慑力,能在某些局部显得有点底气,但放在美俄的战略轰炸机面前,整体实力还差了不少,真是不同等级的家伙。
轰-6的远程打击主要仰仗导弹来完成。鹰击-12的速度挺快,威力也大,但射程只能差不多500公里左右,要用它攻击目标,轰-6得飞到离目标超过2000公里的地方。这个距离,基本上已经进入美国航母编队的防空圈,像F-35或宙斯盾系统,都有可能拦截。至于长剑-20,射程更遥远,不过轰-6本身速度慢点,属于亚音速,大概每小时800公里,生存空间有限,很难在多重防御中突突而出实现“一次击中”的目标。
再说了,3000公里的打击范围其实算个理论极限。在实战中,轰-6得先起飞、编队,还得导航,还要躲避雷达和敌机的拦截,实际上能用到的距离会打个折扣。美国在西太平洋有挺完善的侦察体系,比如E-3预警机、P-8巡逻机,再加上卫星,这让轰-6的行动不太可能全都藏得住。所以,美方说的“3000公里一击必杀”更多是虚构的理想状态,真打起仗来也没那么省事儿。
轰-6对美国来说,还真不是完全没有威胁,特别是在西太平洋那儿的目标。关岛离中国东南沿海的距离不到3000公里,所以在轰-6的打击半径之内是没问题的。如果配合长剑-20,轰-6甚至不用得飞出中国领空,就能对美军基地构成威胁。
不过美国也不是吃素的,关岛那边装了萨德反导系统,航母编队也有标准-6导弹,拦截能力相当厉害。想冲破这些防线,光靠几架轰-6是不行的,得靠数量的优势再加上战术上的配合,要真想硬闖,成功的几率可不高。
讲到美国本土那块,轰-6的飞行距离根本不够用。美国西海岸离中国最近也得6000多公里,要是靠轰-6N空中加油跑过去,得面对美国本土的防空体系,基本上就是迎头炮灰。所以说,轰-6对美国本土构成“致命威胁”,这明显有点言过其实吧。
美国媒体为啥这么“捧”轰-6?
美国媒体对轰-6的报道这么高调,肯定不是无事生非。这事儿很可能是舆论战的一部分,用来炒作中国威胁,帮美国政府争取更多军费。2022财年,美国国防预算超过7700亿美元,里面不少资金都投向亚太地区,比如加强关岛防御、增加航母巡航。这些动作都得有公众支持嘛,“中国威胁论”就成了最好的理由。
这也体现了美国内心真正的担心。中国空军这些年的飞跃,大家都看得到,轰-6从以前的老古董变成了远程打击的主力,背后离不开中国的工业水平和科技实力。美国怕的就是,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,中国的军事实力会逐渐缩小他们在亚太地区的优势。轰-6只是一例,真正重要的,是中美之间那盘大棋局。
美国媒体其实也不是全都一样,有些分析就挺理性的,指出轰-6虽然厉害,但也有它的局限性,基本上算是防御性质的武器,威胁其实没那么大。不过啊,这种看法往往不如那些夸张的标题扎眼,吸引人,所以传得比较慢也比较少。
轰-6呢,虽然还能在场上凑个热闹,毕竟算是个过渡型号,但中国的下一代战略轰炸机才是真正的重头戏。据各种公开消息推断,轰-20很可能具备隐身技术,航程也会更远,载弹能力和打击范围都将大幅提升。一旦轰-20正式服役,配合现有的轰-6K和轰-6N,中国空军的远程威慑力估计又会更上一层楼啦。
对美国而言,这事儿就变得更棘手了。轰-6还能靠着现在的防御体系应付过去,但一旦轰-20正式亮相,可能会逼得美国不得不重新打算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。不过呀,关于轰-20的具体性能啥的,现在还算个谜,啥时候能服役也没人说得准。短时间内,轰-6依旧是中国空军的重要支柱。
总的来说,轰-6在中国空军算是个霸王级别的家底,200多架的存量和3000公里的射程,放在亚太地区,威慑效果还挺不赖的。美媒说的“致命威胁”也不是没有点道理的,特别是对西太平洋地区的美军目标,这家伙确实值得警惕一番。但要说能一招翻盘,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,那就有点夸张了。毕竟,轰-6的能力也有限制,美国这边的防御实力也不是吃素的。
盛达优配app-现在股票配资什么公司比较好-配资网导航-炒股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